美國大豆減產,豆類后市將震蕩上行
從美國農業部八月份報告來看,全球大豆供需情況發生了不小的轉變,美國大豆單產的下調令美國大豆產量下調幅度明顯,全球大豆需求量較供應量高出一千多萬噸,這奠定了后市大豆市場整體的走勢基調。由于美國農業部把單產數據進行一步到位的調整,這使得未來單產數據繼續下調的可能性不大,九、十月份很可能會進行小幅上調,所以我們認為大豆價格很可能會走出震蕩上行的走勢。
一、美國新季大豆單產下調,未來供應量減少
USDA公布的八月數據顯示,收割面積和畝產下調導致美國11/12年度大豆產量預測下調至30.56億蒲式耳,較上月預測大幅下調 1.69億蒲式耳或460萬噸。報告顯示,大豆播種面積下調200萬英畝,收割面積較上月預測減少50萬英畝。首次基于調查基礎上的畝產預測為41.4蒲式耳/英畝,比去年減少2.1蒲式耳。大豆供應量下降使美國大豆新季年終庫存下調至1.55億蒲式耳,較7月預測減少2000萬蒲式耳。產量下調及預期秋季南美供應量增加導致美豆出口量下調,較上月預測減少9500萬蒲式耳。美國國內豆粕需求量減少導致大豆壓榨量下調200萬蒲式耳。
二、全球供需缺口進一步拉大
由于美國大豆產量的下調,全球2011/12年度大豆總產量預計下調至2.5747億噸,較上月預測減少398萬噸。美國、中國和烏克蘭大豆產量下調。收割面積下調導致中國大豆產量下調至1400萬噸,較上月預測減少30萬噸。預期畝產增加提振巴西11/12年度大豆產量上調至7350萬噸,較上月預測增加100萬噸。巴西10/11年度產量也上調至創紀錄的7550萬噸,較上月預測增加100萬噸。
受到美國大豆產量的減少,這使得全球大豆供需缺口進一步拉大。由上個月供需過剩1100萬噸轉變為短缺485萬噸,這將奠定新年度大豆價格的整體走勢,受數據調整的影響,USDA也把新年度大豆價格的預測區間進行了調整,把2011/12年度大豆季節平均價格調整為12.5-14.5美元/蒲式耳,上下限各上調50美分。預測豆粕價格為335-385美元/短噸,上下限各上調10美元。預測豆油價格為54.5-58.5美分/磅,上下限各上調0.5美分。
三、大豆生長接受最后階段的天氣考驗
七、八月份市場一直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從八月初開始,美國大豆、玉米主產區迎來了間歇性的降雨天氣,前期市場一直擔憂的干旱得到了一定緩解,未來二周左右的時間段里,天氣變化對大豆的單產影響仍然關鍵;根據最新公布的干旱監測顯示,截至8月23 日,美國干旱地區依然保持在中南部地區,大豆產區受到的干旱面積較為有限,主產州的干旱程度輕于去年同期,而且未來間歇性的降雨依然會不斷光臨。
四、“十一”節前消費不宜過份期待
預計隨著中秋節及國慶節的臨近,市場期待著新一輪的市場備貨開始,但中秋節前的消費需求似乎顯得平平淡淡,這令“十一” 國慶節前消費成疑。9月份之后,豆油將進入季節性消費旺季,市場需求有望好轉,加之全球植物油供應偏緊的局面料將支撐豆油市場,從自身供需基本面來看,后期油價震蕩上行的可能性較大。8月份以來,食用油價格上漲地市的數量增多,品牌、品種的數量均呈擴大之勢。近期食用油價格漲速明顯加快。較 8月1日相比,8月27日,純花生油價格漲幅最大,為5.0%,大豆調和油、純菜子油、純大豆油、純葵花子油價格漲幅在1.3%至3.0%之間。目前監測的食用油價格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不過考慮到9月份安徽、湖北等地新豆即將上市,勢必影響需方的采購策略。
五、進口大豆成本支撐,油粕下跌空間有限
近二個月以來,銷區港口大豆庫存一直徘徊在650萬噸左右,預計8月份到港量在465萬噸左右,大連、天津、山東地區港口主流分銷價格在集中4180-4250元/噸,兩廣、江蘇地區4200-4250元/噸左右。從我們跟蹤的進口大豆到港成本來看,進口大豆成本價近半年以來,一直未破過4200元/噸,港口企業壓榨虧損的局面也不支持油粕價格回落,隨著節前消費的到來,需求將不斷增加,且隨著港口庫存的消化,成本因素將逐漸體現出來。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m.10xin10y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