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糧食加劇國際市場緊張
來源: http://m.10xin10yi.com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5-03-18 閱讀次
中國大量進口糧食,進一步加劇國際糧食供給緊張。
據美國媒體報道,隨著收入的增加,中國城鎮居民對米、面等主食的消費量近年來有所下降,肉、禽、蛋和奶制品的需求量顯著上升。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各地家禽飼養場、養豬廠和養牛廠增多,飼料需求量激增。
中國現有農業生產顯然無法滿足飼料需求量的增長。《華盛頓郵報》22號說,中國去年從美國進口大豆價值200億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兩倍。美國大豆出口協會(US Soybean Export Council)駐中國辦事處代理主任張小平預測,美國對華大豆出口今年將超過2500公噸,連續第四年創下記錄。
華盛頓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張曉波說,這主要是滿足飼料需求。
他說:“從糧食轉到飼料的比例還是比較高,比直接吃糧食要高。在發展初期人突然吃肉吃多了,意味著對糧食整體的需求可能會增加,就是直接的口糧加上飼料糧!
張小平說,除了大豆以外,中國還需要大量進口玉米,部分用于生物燃料的生產。美國谷物協會(US Grains Council)主席溫杜什卡(Terry Vinduska)透露,中國對美國玉米的需求量穩步上升。
他說:“中國牲畜增加很快,玉米需求量也會提高。中國玉米進口市場正在擴大,未來幾年會顯著增長。”
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預計,中國今年還可能進口大量的小麥,進口量占總需求量的5%到10%,已經居高不下的糧食價格會進一步上揚。官方統計,中國糧食價格今年上漲了7%,迫使政府緊急動用糧食儲備,同時限制大米、小麥等主要商品的投機和囤積行為。
中國從國際市場大量采購糧食,讓已經相當吃緊的國際糧食供給更加緊張。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之前表示,世界糧食等關鍵商品的儲備已經達到或接近歷史最低水平,主要產糧國一旦糧食大幅度減產,或遭遇惡劣天氣,就可能發生糧食危機。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m.10xin10yi.com
據美國媒體報道,隨著收入的增加,中國城鎮居民對米、面等主食的消費量近年來有所下降,肉、禽、蛋和奶制品的需求量顯著上升。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各地家禽飼養場、養豬廠和養牛廠增多,飼料需求量激增。
中國現有農業生產顯然無法滿足飼料需求量的增長。《華盛頓郵報》22號說,中國去年從美國進口大豆價值200億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兩倍。美國大豆出口協會(US Soybean Export Council)駐中國辦事處代理主任張小平預測,美國對華大豆出口今年將超過2500公噸,連續第四年創下記錄。
華盛頓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張曉波說,這主要是滿足飼料需求。
他說:“從糧食轉到飼料的比例還是比較高,比直接吃糧食要高。在發展初期人突然吃肉吃多了,意味著對糧食整體的需求可能會增加,就是直接的口糧加上飼料糧!
張小平說,除了大豆以外,中國還需要大量進口玉米,部分用于生物燃料的生產。美國谷物協會(US Grains Council)主席溫杜什卡(Terry Vinduska)透露,中國對美國玉米的需求量穩步上升。
他說:“中國牲畜增加很快,玉米需求量也會提高。中國玉米進口市場正在擴大,未來幾年會顯著增長。”
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預計,中國今年還可能進口大量的小麥,進口量占總需求量的5%到10%,已經居高不下的糧食價格會進一步上揚。官方統計,中國糧食價格今年上漲了7%,迫使政府緊急動用糧食儲備,同時限制大米、小麥等主要商品的投機和囤積行為。
中國從國際市場大量采購糧食,讓已經相當吃緊的國際糧食供給更加緊張。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之前表示,世界糧食等關鍵商品的儲備已經達到或接近歷史最低水平,主要產糧國一旦糧食大幅度減產,或遭遇惡劣天氣,就可能發生糧食危機。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m.10xin10y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