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增長背后更重視糧食安全問題
來源: http://m.10xin10yi.com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5-03-31 閱讀次
11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0193.5萬噸,比上年增2.1%。這意味著中國糧食產量實現連續十年增長。
程國強表示,中國目前整個糧食供給形勢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從糧食庫存消費比看,有的品種如小麥已達到60%到70%,一般的品種在40%到50%,而國際上要求的最低安全標準是17%到18%。
馬文峰亦表示,中國當下糧食供應總量總體比較充裕,中國通過大量進口大豆和棉花使得糧食安全系數得到有效提升。
不過,馬文峰稱,糧食產量增長主要靠種植作物之間的互換,即將產量較低的大豆種植換成產量較高的玉米水稻種植,糧食單產提升的速度并不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調查顯示,2013年農民工年人均糧食需求比農村居民高119.14公斤,比城鎮居民高51.04公斤。一個農民從農村融入城市,日消費的糧食要增加2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認為,未來10-20年,中國仍處在食物消費結構持續轉變的過程中,糧食需求總量將會持續增長。同時,耕地減少勢頭不減,水資源短缺加劇,未來25年糧食需求增長將顯著高于國內生產增加。
為促進農業持續穩產增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國務院近日批復的《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到2020年前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8億畝,其中,“十二五”期間建成4億畝。
“重定糧食安全涵義”
不得不提的是,糧食“十連增”的背后是以生態破壞和資源消耗為代價,這就需要重新界定糧食安全的涵義。
馬文峰指出,中國每年對糧食產量貢獻最大的省份主要是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糧食產量占每年糧食總量的比例逐年提升。
“東北地區有一些荒草地,本來起到很好的生態調節功能,都被過度開墾。黑龍江農作物播種面積,甚至連連超出耕地面積!瘪R文峰表示,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應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宜農則農,宜林則林。
程國強指出,糧食安全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從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的新形勢看,特別是整個國際政治格局的調整,中國應從農產品邊界、農業資源邊界、市場邊界和歷史邊界,重塑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邊界。程國強稱,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應主要保障口糧安全,統籌利用國內外兩種農業資源和兩個市場,同時兼顧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糧食安全戰略峰會”上,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指出,要正確認識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是口糧安全、谷物安全還是食物安全,是生產量的安全還是供應能力的安全,是單純的數量安全還是數量質量雙安全。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指出,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必須長期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己的飯碗主要要裝自己生產的糧食。
馬文峰認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既要有產量,更要保障糧食質量和糧食的有效流通,三者缺一不可。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m.10xin10yi.com
程國強表示,中國目前整個糧食供給形勢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從糧食庫存消費比看,有的品種如小麥已達到60%到70%,一般的品種在40%到50%,而國際上要求的最低安全標準是17%到18%。
馬文峰亦表示,中國當下糧食供應總量總體比較充裕,中國通過大量進口大豆和棉花使得糧食安全系數得到有效提升。
不過,馬文峰稱,糧食產量增長主要靠種植作物之間的互換,即將產量較低的大豆種植換成產量較高的玉米水稻種植,糧食單產提升的速度并不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調查顯示,2013年農民工年人均糧食需求比農村居民高119.14公斤,比城鎮居民高51.04公斤。一個農民從農村融入城市,日消費的糧食要增加2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認為,未來10-20年,中國仍處在食物消費結構持續轉變的過程中,糧食需求總量將會持續增長。同時,耕地減少勢頭不減,水資源短缺加劇,未來25年糧食需求增長將顯著高于國內生產增加。
為促進農業持續穩產增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國務院近日批復的《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到2020年前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8億畝,其中,“十二五”期間建成4億畝。
“重定糧食安全涵義”
不得不提的是,糧食“十連增”的背后是以生態破壞和資源消耗為代價,這就需要重新界定糧食安全的涵義。
馬文峰指出,中國每年對糧食產量貢獻最大的省份主要是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糧食產量占每年糧食總量的比例逐年提升。
“東北地區有一些荒草地,本來起到很好的生態調節功能,都被過度開墾。黑龍江農作物播種面積,甚至連連超出耕地面積!瘪R文峰表示,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應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宜農則農,宜林則林。
程國強指出,糧食安全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從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的新形勢看,特別是整個國際政治格局的調整,中國應從農產品邊界、農業資源邊界、市場邊界和歷史邊界,重塑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邊界。程國強稱,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應主要保障口糧安全,統籌利用國內外兩種農業資源和兩個市場,同時兼顧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糧食安全戰略峰會”上,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指出,要正確認識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是口糧安全、谷物安全還是食物安全,是生產量的安全還是供應能力的安全,是單純的數量安全還是數量質量雙安全。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指出,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必須長期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己的飯碗主要要裝自己生產的糧食。
馬文峰認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既要有產量,更要保障糧食質量和糧食的有效流通,三者缺一不可。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m.10xin10yi.com
上一篇:中國農業“走出去”戰略必要性
下一篇:糧食10年增產數據遭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