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調研生態農業 三大領域突破機會增大
來源: http://m.10xin10yi.com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5-03-30 閱讀次
十八大報告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獨立成篇,而農業恰恰是與自然結合最為緊密的產業,其發展對于生態文明影響深遠,必然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剛剛發布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同樣將農村生態環境改善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到相當高度。
下個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將召開。業界認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我國農業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態農業”將取代“石油農業”成為未來發展方向,圍繞生態農業發展,政府也有望出臺以“生態補償制度”為主的支持政策。在此背景下,代表農業新型生產方式的綠色循環經濟、廢物循環利用、低毒高效農化領域有望獲得政策著重鼓勵。
業界表示,政策已經將農村生態環境改善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到一定高度,未來“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我國農業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態農業”將取代“石油農業”成為未來發展方向。圍繞生態農業發展,政府也有望出臺以“生態補償制度”為主的支持政策。
政策重心有望向可持續農業傾斜,未來5-10年,我國農業政策取向將由過去的“大躍進”式的效率優先,升級為未來的“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模式,政府將以此理念為基礎,持續出臺、落實“三農”改革發展相關的利好政策。
后續政策有望在鼓勵農業新型生產方式(綠色循環經濟)、廢物循環利用(生物質發電等)、使用低毒高效農藥/化肥等方面有更多的突破。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m.10xin10yi.com
下個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將召開。業界認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我國農業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態農業”將取代“石油農業”成為未來發展方向,圍繞生態農業發展,政府也有望出臺以“生態補償制度”為主的支持政策。在此背景下,代表農業新型生產方式的綠色循環經濟、廢物循環利用、低毒高效農化領域有望獲得政策著重鼓勵。
業界表示,政策已經將農村生態環境改善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到一定高度,未來“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我國農業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態農業”將取代“石油農業”成為未來發展方向。圍繞生態農業發展,政府也有望出臺以“生態補償制度”為主的支持政策。
政策重心有望向可持續農業傾斜,未來5-10年,我國農業政策取向將由過去的“大躍進”式的效率優先,升級為未來的“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模式,政府將以此理念為基礎,持續出臺、落實“三農”改革發展相關的利好政策。
后續政策有望在鼓勵農業新型生產方式(綠色循環經濟)、廢物循環利用(生物質發電等)、使用低毒高效農藥/化肥等方面有更多的突破。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m.10xin10yi.com
上一篇:我國雜糧主食加工技術亟待提升
下一篇:自榨油雖有營養但存在安全隱患